首頁 » 永續治理
在管理和決策過程中,考慮社會、環境和經濟的長期影響,以確保當代與未來世代的需求得以滿足。它強調跨部門合作、透明度和參與,旨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社會的公平發展。
提供企業永續治理架構與策略工具,旨在提升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的競爭力。具體方法包含:
系統化教育與專業輔導:本研究室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,內容涵蓋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及GRI、SASB、TCFD等國際標準。訓練針對企業管理層與相關部門,協助其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,並掌握必備技能。
客製化永續措施與策略規劃:根據企業的獨特需求,制定專屬的永續發展策略,包含針對企業現階段進行永續議題診斷、導入重大性鑑別工具,並協助設定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以加強企業在環境、社會及治理方面的表
在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下,本研究室協助企業明確其對SDGs的貢獻,並導入量化工具來衡量和管理相關影響力。旨在協助企業在永續發展上取得實質進展,並將這些成就轉化為長期的社會與商業價值。
風險與機會管理旨在掌握潛在的風險和機會,以創造轉機和商機,其包括對氣候變遷及自然環境相關的風險和機會進行全面評估。
在當前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下,企業不僅需要達成財務目標,更需符合各類國際永續標準,並進行透明的ESG揭露。本研究室協助企業編制符合國際標準的永續報告書及進行ESG績效評比,以提升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領導地位。
協助企業依據GRI、SASB、TCFD等國際標準,揭露其ESG績效。我們專案成果包括
當企業進行ESG永續轉型時,碳盤查可以用於全面掌握公司組織、服務和產品的碳排放情況,以便在ESG永續轉型過程中制定有效的減排策略,實現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的目標。
依據ISO 14064-1標準,對企業的整體碳排放進行盤查。盤查涵蓋所有運營活動,並根據溫室氣體盤查的類別分為六個類別(類別1~6),企業在進行盤查時,需根據控制權法(營運/財務)或股權比例法進行邊界設定,並透過重大性分析,確定哪些排放源應納入碳盤查的邊界中。組織碳盤查有助於提供企業一個全面的碳排放概況,便於進一步制定減排策略。
依據ISO 14067標準,對公司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進行碳足跡評估。盤查專注於產品或服務的全生命週期,包括原材料採購、製造、運輸、使用以及最終處理。為確保盤查的準確性和一致性,可以引用產品類別規則(Product Category Rules, PCR)。PCR提供了特定產品類別的碳足跡評估指南,幫助企業正確地計算產品或服務在其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,其考慮了行業標準和產品特性,並確保碳足跡的報告具有可比性和透明度。
依據ISO 14064-2標準,為特定項目或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的量化、監測和報告提供指南。這項盤查針對單一專案或活動的碳排放,並提供詳細的排放數據,能夠幫助企業發現並實施節能措施,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,且企業能夠滿足消費者或客戶對減碳的需求,提升品牌形象,成為市場上的永續發展領導者。此外,專案碳盤查有助於企業申請國家綠色專案,例如環境部的自願減量專案,獲得減碳額度,支持企業依循國家淨零政策,邁向碳中和目標。
本研究室協助企業訂定具體且可行的低碳目標,以減少碳排放,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。在全球日益重視氣候變遷和環保的趨勢下,企業需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,透過設定低碳目標,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和競爭力,還能符合國際環保法規的要求。此服務能幫助企業減少能源成本、優化資源配置,並降低因碳稅或碳交易機制帶來的潛在財務風險。最終,這將促進企業長期的經濟和環境永續性發展,為社會和環境創造正向影響。
碳資產是指企業、組織或國家在碳市場中持有的可交易的碳排放權、自願性減量額度(碳權)、減量效益等一系列與碳排放相關的資產。這些資產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買賣,用於滿足自身的排放要求或達成低碳目標。其中自願性減量額度(碳權)需要透過執行「減量專案」來取得,專案之低碳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提高能源效率、改進工業過程、植樹造林、汰換高碳排設備等。
本研究室致力於幫助企業有效發展低碳措施,降低碳排放,同時協助申請碳權,為企業創造額外的經濟收益。透過這些措施,企業不僅能提升環保形象,還可減少碳稅壓力,並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永續性。
Copyright © 2024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永續發展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