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續治理

Overview

永續治理目標

在管理和決策過程中,考慮社會、環境和經濟的長期影響,以確保當代與未來世代的需求得以滿足。它強調跨部門合作、透明度和參與,旨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社會的公平發展。

永續治理
A永續治理轉型
目標:
融入永續治理與提高永續治理效能

提供企業永續治理架構與策略工具,旨在提升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的競爭力。具體方法包含:
系統化教育與專業輔導:本研究室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,內容涵蓋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及GRI、SASB、TCFD等國際標準。訓練針對企業管理層與相關部門,協助其深入了解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,並掌握必備技能。
客製化永續措施與策略規劃:根據企業的獨特需求,制定專屬的永續發展策略,包含針對企業現階段進行永續議題診斷、導入重大性鑑別工具,並協助設定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以加強企業在環境、社會及治理方面的表

在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下,本研究室協助企業明確其對SDGs的貢獻,並導入量化工具來衡量和管理相關影響力。旨在協助企業在永續發展上取得實質進展,並將這些成就轉化為長期的社會與商業價值。

B風險與機會管理
目標:
掌握風險與機會來創造轉機與商機

風險與機會管理旨在掌握潛在的風險和機會,以創造轉機和商機,其包括對氣候變遷自然環境相關的風險和機會進行全面評估。

  1.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組(TCFD):企業可以依據 TCFD的建議、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S1和S2號標準,識別和評估氣候風險對業務運營的影響,並探索應對策略,此外,標準提供了對氣候風險和機會的揭露要求,幫助企業提高透明度和責任感。
  2.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組(TNFD):其聚焦於自然環境相關風險和機會的評估,幫助企業理解生態系統的影響和機會。此外,將綠色授信與風險管理連結,可以促進企業獲得綠色融資,支持其永續目標和減碳計劃,不僅有助於企業及早識別和應對風險,還能挖掘新商機,促進永續發展,並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。
C永續揭露與評比
目標:
揭露與評比成效與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

在當前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下,企業不僅需要達成財務目標,更需符合各類國際永續標準,並進行透明的ESG揭露。本研究室協助企業編制符合國際標準的永續報告書及進行ESG績效評比,以提升企業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領導地位。

協助企業依據GRI、SASB、TCFD等國際標準,揭露其ESG績效。我們專案成果包括

  1. ESG永續報告書編制:依據GRI、SASB、TCFD標準,編制符合國際規範的永續報告書。
  2. ESG重大議題鑑別清單:協助企業識別並整理出影響其長期價值創造的重大ESG議題清單。
  3. ESG與SDGs之連結:確保企業在報告中能明確揭露其ESG策略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之間的關聯。
  4. 永續治理目標管理落實方針:制定具體的永續治理目標並提供落實方案,幫助企業將ESG策略融入日常營運中。
  5. 永續網頁揭露架構:為企業設計永續相關網頁的揭露架構,確保資訊透明且易於大眾理解。
  1. GRESB評估框架:為一款專門針對建築與不動產行業設計的評估工具,我們協助企業導入該框架,以提升ESG績效的透明度與管理效率。
    送審與管理:協助企業進行GRESB報告的撰寫與提交,確保報告準確性與合規性,順利通過評估取得亮眼成績。
  2.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(CDP):為全球領先的環境揭露平台,專注於氣候變遷、水資源管理和森林保護三大領域。CDP透過標準化的問卷調查,搜集企業的環境數據,並根據數據進行評分,協助企業了解其環境影響力與改進空間。本研究室提供CDP評比輔導服務,包含問卷填寫指導、數據收集與分析以及策略性建議,協助企業提升其永續揭露的準確性與完整性,從而在CDP評比中獲得更高的評分,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投資者信心。
D碳盤查_5
目標:
掌握公司組織、服務、與產品碳排放

當企業進行ESG永續轉型時,碳盤查可以用於全面掌握公司組織、服務和產品的碳排放情況,以便在ESG永續轉型過程中制定有效的減排策略,實現環境責任和永續發展的目標。

依據ISO 14064-1標準,對企業的整體碳排放進行盤查。盤查涵蓋所有運營活動,並根據溫室氣體盤查的類別分為六個類別(類別1~6),企業在進行盤查時,需根據控制權法(營運/財務)或股權比例法進行邊界設定,並透過重大性分析,確定哪些排放源應納入碳盤查的邊界中。組織碳盤查有助於提供企業一個全面的碳排放概況,便於進一步制定減排策略。

依據ISO 14067標準,對公司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進行碳足跡評估。盤查專注於產品或服務的全生命週期,包括原材料採購、製造、運輸、使用以及最終處理。為確保盤查的準確性和一致性,可以引用產品類別規則(Product Category Rules, PCR)。PCR提供了特定產品類別的碳足跡評估指南,幫助企業正確地計算產品或服務在其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,其考慮了行業標準和產品特性,並確保碳足跡的報告具有可比性和透明度。

依據ISO 14064-2標準,為特定項目或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的量化、監測和報告提供指南。這項盤查針對單一專案或活動的碳排放,並提供詳細的排放數據,能夠幫助企業發現並實施節能措施,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,且企業能夠滿足消費者或客戶對減碳的需求,提升品牌形象,成為市場上的永續發展領導者。此外,專案碳盤查有助於企業申請國家綠色專案,例如環境部的自願減量專案,獲得減碳額度,支持企業依循國家淨零政策,邁向碳中和目標。

E低碳目標
目標:
明確訂定近程與遠程目標

本研究室協助企業訂定具體且可行的低碳目標,以減少碳排放,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。在全球日益重視氣候變遷和環保的趨勢下,企業需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,透過設定低碳目標,不僅能提升企業形象和競爭力,還能符合國際環保法規的要求。此服務能幫助企業減少能源成本、優化資源配置,並降低因碳稅或碳交易機制帶來的潛在財務風險。最終,這將促進企業長期的經濟和環境永續性發展,為社會和環境創造正向影響。

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,再用負碳技術、森林碳匯等方法抵消,達到淨零排放。其中必須為自己營運範疇內的進行減碳或負碳排,目前國際相關倡議有SBT科學基礎碳目標。

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於二氧化碳移除量,其中使用抵換作為移除手段,且可透過購買外部減碳努力的抵換憑證。目前相關標準包括PAS2060、ISO14068。

F.低碳措施與碳資產
目標:
採取實際行動來有效達成低碳目標

碳資產是指企業、組織或國家在碳市場中持有的可交易的碳排放權、自願性減量額度(碳權)、減量效益等一系列與碳排放相關的資產。這些資產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買賣,用於滿足自身的排放要求或達成低碳目標。其中自願性減量額度(碳權)需要透過執行「減量專案」來取得,專案之低碳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提高能源效率、改進工業過程、植樹造林、汰換高碳排設備等。

本研究室致力於幫助企業有效發展低碳措施,降低碳排放,同時協助申請碳權,為企業創造額外的經濟收益。透過這些措施,企業不僅能提升環保形象,還可減少碳稅壓力,並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永續性。